做农村生态环境的守护者
“我来自农村,我永远都是农民。”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法稳这样对自己定义。正因如此,农村的些许变化都逃不过他的“法眼”。
于法稳关注农村的饮用水安全、水资源管理、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。他马不停蹄地行走在乡间,努力用自己的研究为改善中国农村的生态环境提供政策建议。
扎根水资源研究,“全球范围内普遍关注水资源问题,不仅在于它影响、制约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,而且在于它是21世纪全球资源环境的首要问题。”于法稳说。
“水问题”早就吸引了于法稳的关注。他的博士毕业论文题目就是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”。当时,研究水资源的人并不多。
随着工业和城市用水需求增加,粮食生产用水日益短缺,加上我国农业灌排基础设施不完善,用水管理粗放,效率不高,粮食生产缺水状况雪上加霜。于法稳认为,要实现农村水资源持续利用,首先要改变水资源利用方式,发展节水农业。
2010年,于法稳对山东、黑龙江、四川、湖北4省11个县(市)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状况进行深入调研,在此基础上给国家有关部门写了“有关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”。水利部采纳了该建议,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。
“小溪里,池塘中,农民的房前屋后,处处是脏水。”于法稳痛心地说。他发现,农村水污染严重、供水工程标准低、缺乏水处理设施,农村饮水量和水质均无保证。“改善水质,确保农村饮水安全迫在眉睫。”
“三位一体”治理农村生态问题,“随着工业化、城镇化进程加快,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,对农村居民造成了生理、心理的双重威胁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‘瓶颈’。”这深深刺痛了调研中的于法稳。他潜心调研,提出应采取“三位一体”的治理策略,即生活环境治理、生产环境治理及生态环境治理同步进行。同时,要建立促使农民生活行为、生产行为转变的机制,并制定相应政策。他表示,农业生产方式转变,不仅关系到农村生态环境,更关系到国家的食品安全。目前,关键是用生态农业理念及理论引导农民生产行为的变化,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。
2012年,中国社会科学院为陕西省丹凤县做竹林关镇旧城区改造总体策划。这是一个付出多、收入少的扶贫项目,于法稳毫不犹豫地接下任务,第一时间组织了跨学科、跨研究所的十人课题组。他们的策划方案融入了新观点,特别是涉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,几易其稿,受到当地欢迎。
调研即是了解基层实情的过程
农村经济学是用脚底板走出来的,于法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,并且十分珍视了解农村的机会,去看农田水利设施,最好的要看,最差的更要看。
走访调研过程即是了解基层实情的过程。到黑龙江某灌区调研农田水利建设时,当于法稳深一脚浅一脚、满身泥泞地出现在站长面前时,不用站长多做介绍,他已亲身感受到当地农田水利建设的不足和工作环境的恶劣。
调研中,于法稳将调研对象当作朋友,倾听他们的心里话。2012年,在黑龙江某市调研期间,他来到最偏远的灌区管理站,与一些有想法、爱“发牢骚”的人座谈。交谈中,他的真诚和热情感动了工作人员,他们把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都讲给他听,动情处泪流满面。
在内蒙古杭锦后旗做灌溉水价调研时,于法稳在田埂上遇到一位老大爷。从北京来的文化人能坐在田埂上跟自己聊天,老大爷感动不已,遂向于法稳讲起了整个村子的水利发展史,每一历史时间段都描述得非常清楚。于法稳说,这些口述资料很可能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。
于法稳说,围绕农村急需解决的问题做研究,不仅要提高理论水平、推动学科发展,更要经常下去调查、发现问题。他将继续行走在乡间,做农村生态环境的守护者。